工贸技师学院车辆工程系

电气与动力工程系
特色德育
学团工作
全员育人,全程育人,全方位育人

心理健康知多少

2023.05.16 728 字号 A - A A +
  

一、什么是心理健康

心理健康,是指在身体、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,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。具体表现为:身体、智力、情绪十分协调;适应环境,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;有幸福感;在工作和职业中,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,过有效率的生活。


二、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

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总结心理健康表现在十个方面:

一是具有适度安全感受;

二是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,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当的评价;

三是生活理想和目标切合实际;

四是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;

五是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;

六是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;

七是保持良好人际关系;

八是适度的情绪发展与控制;

九是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,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;

十是在社会规范的前提下,恰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。

三、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之间的关系

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:“健康是一种身体上、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,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。”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,与我们传统的理解有明显区别的是:它包涵了三个基本要素:⑴躯体健康;⑵心理健康;⑶具有社会适应能力。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首要标准,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,两者密切相关,缺一不可,无法分割。这是健康概念的精髓。

不少人认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两个没有关系的概念。实际上,这是不正确的。在现实生活中,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、互相作用的,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健康。如果一个人心理长期处于一种抑郁状态,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,使人的抵抗力降低,疾病就会乘虚而入。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人,如果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疾病,就会整天郁郁寡欢,最后导致真的一病不起。

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和身体锻炼,另一方面更要陶冶自己的情操,开阔自己的心胸,避免长时间处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。如果感到自己的心情持续不快时,要及时进行心理自我调试,必要时到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帮助,以确保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。

让我们运用心理科学保持我们自己和亲戚朋友的心理健康,以较好的身心状态工作、生活,享受人生。